“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嘉峪關市委把開展“富而思源,富而思進”(以下簡稱“雙富雙思”)主題活動作為全市農村“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要載體,引導農民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增添發展動力。
2015年,嘉峪關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371元,連續十三年位居全省第一,但全市農業經濟結構單一,發展後勁不足;一些黨員和群眾理想信念不堅定,艱苦奮鬥意識淡化,存在“小進即滿”“小富即安”現象,影響和制約著農村的快速發展。“我們把開展‘雙富雙思’主題活動,作為深化全市‘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要載體,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建黨95周年重要講話精神的有效實踐,作為實現嘉峪關在全省率先轉型升級、率先建設全面小康的具體行動,提高農村黨員群眾的憂患意識、感恩意識和回報意識,堅定發展信心、破解發展難題、謀劃發展思路,推動農村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嘉峪關市委書記柳鵬說。
一
聽了市上領導的黨課,對于“先富腦袋,再富口袋”這句話,新城鎮野麻灣村黨支部書記楊成彪深有體會:“總以為我們收入全省第一,可以過過安逸日子了,但這幾年省里一些市州農民收入增長勢頭強勁,與我們的差距迅速縮小。我要富而思源不忘初心,富而思進繼續前進,永遠跟黨走,帶領黨員群眾像革命先烈一樣,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拼搏奉獻。”
在“雙富雙思”活動中,嘉峪關市級領導結合“三農”工作,深入農村講黨課,與群眾面對面、心貼心、零距離溝通交流,教育引導農村黨員主動學習黨章黨規黨紀、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樹立飲水思源的意識,做到始終知黨恩、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市區鎮黨員幹部三級聯動,通過問卷調查、座談交流、田間地頭訪談、拉家常等方式,在黨員群眾思想、作風、觀念、行為上查不足、找原因、尋對策,在組織、黨員隊伍建設上查瓶頸、找方法、補短板,在群眾意見建議中查問題、謀思路、求發展,為科學制定因村制宜的發展規劃獲取真實的第一手資料,從而破除富而忘本的現象、不思進取的態度、小富即安的思想。
二
“‘雙富雙思’要把落腳點放在富而思進、富而有為上,要緊緊扭住農村工作,從農業內部挖掘增收潛力,培育更多帶動力強的經濟實體,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打好旅遊牌,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讓群眾的錢袋子更鼓、生活更好。”柳鵬說。
野麻灣村(社區)成功建成全市首個集設施農業示范區、社區服務中心、生態園、科普、苗木繁育基地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示范發展園區,提出了“一品三突破”專項行動,打造精品種植農業。在社區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向記者演示了園區監控係統:一點鼠標,對應的某個蔬菜大棚里的某個噴頭,就會噴水澆菜;再一點鼠標,又可以隨時停止,還可與大棚里工作的農民通過語音對講係統對答。
文殊鎮團結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從事豆類蔬菜種植、粗加工、批發等業務,生產的脫水蔬菜遠銷全國各地。目前,合作社帶動全鎮和周邊地區種植四季豆、甜葉菊達到5000多畝。文鎮黨委書記龔永說,“雙富雙思”活動開展後,合作社積極發揮帶頭作用,就地吸納農戶、就地加工,由一產向二產轉型,群眾獲得了更多利潤。無獨有偶,新城鎮長城村村民黨員陶進剛創辦峪佳糧油有限責任公司,按照“支部+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與農民簽訂訂單合同,省去中間環節,降低運營成本,提高農民收入,並對農民進行免費技能培訓,提供就業崗位。
三
嘉峪關是全國旅遊城市,培育鄉村旅遊,讓農民吃上旅遊飯條件具備。為此,嘉峪關積極開發傳統文化節日體驗遊、地域文化互動遊、鄉村風光遊、冰雪風情遊等旅遊產品,按照“吃好飯、睡好覺、洗好澡、上好網”的標準,加大鄉村旅館、星級農家樂、休閒農業等建設力度,夯實農民持續增收的產業基礎。
文殊鎮河口村的香巴拉·亞龍灣歡樂園,是集餐飲、住宿、娛樂、休閒、會議為一體的休閒避暑場所。遊客在這里既可享受藏式演繹、篝火晚會等民族風情,又可享受雅致、靜怡、自然的鄉村情調。每日吸引諸多遊客,周末達到上千人,住宿一房難求。峪泉鎮按照“走旅遊路、吃農家飯、打文化牌”的理念,積極發展農家旅遊產業,全鎮建成農家旅遊場所27家,促進群眾增收致富。新城鎮安遠溝村借助方特歡樂世界,投資建成邁迪卡丁車俱樂部,設競技、漂移體驗、新手訓練等競技區和雙人親子體驗、燒烤、採摘等娛樂綜合區,為全村提供更多的就業、創業機會,並帶動蔬果採摘、農家餐飲、休閒燒烤、野外宿營等鄉村旅遊服務業的發展,為傳統旅遊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四
富而有為,著力改善村容村貌,既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現實需要。
走進文殊鎮塔灣村,只見寬寬的馬路兩旁樹蔭成行,房子白牆灰瓦,整潔美觀。“我們通過政策引導、資金幫扶,實施門前綠化、後院整治、後牆改造、後路暢通等民生改善工程,讓村組靚起來。開展‘優美庭院’‘五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引導督促村民向文明生活看齊。”村黨總支書記劉鳳華介紹道。
嘉峪關市把美麗鄉村建設與城市建設規劃緊密結合起來,構建城鄉一體的公共服務體係,每年辦理一批促進農村發展的惠民實事,加快農村教育、醫療、文化、科技、體育、老齡、助殘等社會事業發展,讓農村居民在更廣領域更多更公平地享有改革發展紅利。目前,全市農村道路硬化通村到組,太陽能路燈、公共交通實現全覆蓋;農村水、電、網入戶率均達到100%;鄉村舞臺、鎮村組文化室、農家書屋、文化體育廣場、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實現100%覆蓋。
五
嘉峪關著力夯實“富而思進”的組織基礎,採取“黨組織+”的模式,把支部建在產業鏈上,把黨員聚在產業鏈上,把農民富在產業鏈上。把“雙富雙思”納入黨員組織生活,結合“三評一理”活動,理清整改措施和發展思路。不僅如此,嘉峪關還通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雙富雙思”特色載體,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對引領群眾致富作用發揮不好的、戰鬥力凝聚力不強的黨組織,進行及時調整優化,著力建設過硬隊伍,增強各級班子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在識人用人選人上,將靠得住、有本事、肯幹事、群眾公認的優秀人才充實到鎮村黨政班子中,成為帶領群眾致富、繁榮農村發展的帶頭人。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