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已到,久負盛名的吉林省幹安縣余字鄉葡萄產業又迎來一個豐收季節。最近,記者來到余字鄉成字村、列字村的幾個葡萄園區採訪感到心曠神怡:在燦爛陽光照耀下,那一串串水靈靈的大葡萄,壓彎了枝條,向來往行人頻頻點頭微笑。工人們正在認真地採摘葡萄,與過秤、裝箱和往小轎車、運貨車、摩托車上送葡萄的人們,構成了一幅鄉村葡萄獲得大豐收的美麗圖畫。
“20年前,余字鄉就開始種植葡萄了,那時候剛承包到戶,就在自家房前屋後種植葡萄,在葡萄成熟後,一些商販主動來選購。旺季時,我們就裝上機動車到市里去賣。後來,我們鄉葡萄產業形成了生產規模,並且以口味純正在社會上成為名優農產品,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客商前來購買。這幾年葡萄價格高、銷路好,在家使用手機、電話、互聯網就可以銷售啦!”葡萄種植大戶郝立波樂呵呵地對記者說道。當詢問每年經營葡萄園的經濟效益時,他妻子介紹說:“我們家共經營4棟葡萄大棚,每棟1000平方米,在一般年景下,純掙六七萬元沒問題。現在玉米價格低,還不好賣,葡萄園就是我們家的聚寶盆!”
走進成字村葡萄園區,火辣辣的太陽曬得人們滿頭大汗。一位中年婦女看到記者到來就笑了,她自我介紹說:“我叫鐘麗,原來在外地和丈夫打工,2010年回到家鄉種植葡萄,現在承包葡萄大棚3棟,一般每年每棟大棚可以收入3萬元,經營葡萄園比在外邊打工強!”記者詢問他們承包葡萄園的情況時,她的丈夫打著手勢說:“我們家承包3棟葡萄大棚,現在葡萄可以陸續採摘了,我們承包期為10年,現在正是葡萄盛產期,經濟效益十分可觀。當時每棟大棚鄉里補助10000元,自己需要再交8000元,現在看這條路我們選對啦!”
領著姑爺買葡萄的陳老漢對記者說:“吃水不忘打井人,余字鄉農民種植葡萄是富裕農民的好事情,現在葡萄種植戶確實實現增收了。現在農戶得到實惠,得感謝余字鄉黨委和政府的領導們,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我聽說為了動員村民們種植葡萄,鄉里一些幹部沒少費心和挨累。在葡萄成熟時請鄉幹部來吃他們不來,給送禮也不要,這就是黨的好幹部與農民群眾心連心,村民們就是擁護這樣為民造福的好幹部!”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據2015年統計,余字鄉葡萄種植面積達到520公頃,全鄉僅此一項人均增收2872元,是富村裕民的優勢產業。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余字鄉將更新農村經濟發展理念,應對農業市場經濟挑戰,通過優化農業種植結構,實現農民穩定持續增收。要科學利用農業資源,建立葡萄產業帶,擴大種植面積,增加科技含量,打造名優產品,發揮帶動效應。通過把葡萄產業做大做強,帶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農業農村經濟再上一個新臺階。(程輝)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