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湖南實現水稻全程植保飛防作業

2016年08月18日 14:51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安陽全豐杯”飛防實戰比賽現場。劉千里攝

  本報記者 王騰飛

  “全國飛防看湖南”。8月12日,在湖南省長沙市新康鄉濱江新村寶豐農場一片開闊的稻田上空,上演了一場精彩的飛防實戰比武。湖南博航、安陽全豐、珠海羽人等七家超低空遙控飛行植保機生產企業和湖南農博士、湖南農飛客、湖南豐樂漢和等六家飛防組織在此同場競技,一較高低。

  誰家的植保無人機效率更高?誰家的飛防作業防效更好?此次“安陽全豐杯”飛防實戰比武將從作業效果、作業穩定性、團隊配合、作業效率幾方面進行評判,用了多長時間、飛得穩不穩、有無懸停和漏噴、藥劑還剩多少這些都是重要的評分標準。記者在現場看到,隨著湖南省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協會會長汪建沃一聲“起飛”令下,首個出場的湖南農博士農事服務有限公司的植保無人機穩穩起飛,在飛手的穩健操控下,幾個來回之後,10畝稻田就作業完畢,僅僅用了6分12秒。其他參賽的多架植保無人機作業用時也非常相近。整體而言,植保無人機生產企業相比于飛防服務組織的飛手操控水平更高。

  “這邊田塊作業條件這麼好,飛起來就跟玩兒一樣。”湖南省洞口縣豐谷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專業合作社的飛手謝軍告訴記者,他們平常作業的田塊高高低低,還會有電線桿,比這復雜多了。前來參賽的還有同一個縣的洞口益農種子公司,該公司負責人肖小秋告訴記者,他們已經購買了1架電動植保無人機和4架油動植保無人機,今年已開展飛防服務作業面積達4萬畝,她希望植保無人機能再智能化、傻瓜化一些,就可以更好地應用于植保飛防作業。

  記者了解到,此次比賽噴灑的是水稻除草劑雙草醚+氰氟草酯,飛防除草一直是很多企業不敢為的一大難題,湖南舉辦這場比賽同時也是為了推廣探索成功的飛防除草技術。

  湖南省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協會秘書長劉傑告訴記者,協會瞄準水稻飛防除草的世界難題,組織技術攻關團隊,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努力,成功摸索和掌握了水稻飛防封閉除草、飛防莖葉處理的核心技術,實現了水稻全程植保飛防作業。

  據了解,該協會與湖南萬家豐、湖南農大海特、湖南長青潤康寶等藥劑企業及北京廣源益農、河北明順等飛防助劑企業緊密合作,先後解決了藥劑蒸發快、沉降慢、漂移大、不耐雨水衝刷、容易導致藥害等問題,將丙草胺、氰氟草酯、雙草醚等除草劑應用于水稻飛防除草,取得了安全、高防效、高功效的顯著效果。協會在謹慎摸索、反復試驗取得成功後,在全省大面積推廣應用,目前,飛防除草應用面積超過了100萬畝次。

  “除了添加助劑減少漂移,把握好用藥時機實現精準噴灑,掌握好除草劑的量是技術的關鍵。”汪建沃告訴記者,每畝除草劑有效成分低于4克,就達不到除草效果,高于8克則會產生藥害,介于兩者之間的量是適宜的,飛防作業無重噴和懸停,施藥均勻就能避免藥害。

  劉傑表示,解決水稻飛防除草問題,不僅實現了水稻全程植保飛防作業,大大提高了作業效率,還可以實現農藥減量,特別是提高了超低空遙控飛行植保機的使用效率,為飛防服務組織拓展了盈利空間。以湖南為例,水稻栽培主要有早、中、晚三種模式,每種模式封閉除草、莖葉處理各一次,全年就是6次;每架植保機每次作業時間7天,全年就是42天;每天作業300畝,全年就是12600畝;每畝以12元標準收費,僅飛防除草一項,每架植保機每年可以增加服務收入15萬元。

  湖南省植保植檢站站長楊孚初指出,湖南省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協會在飛防作業人、機、劑、技融合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並且取得了飛防除草的成功經驗,走在了全國的前面。目前,該協會在全國率先成建制組建了8個飛防大隊,全省擁有植保機超過600架,截至7月底,飛防作業面積超過800萬畝次。通過這次飛防實戰比賽,可以把飛防除草的經驗推向全國。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