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工作人員正在介紹雞樅菌
明朝有詩雲“仙翁近住華陽洞,分得瓊英一兩枝。”詩中“瓊英”指的就是本文要介紹的雞樅菌。雞樅菌本是一種生長于荒山老林、素有“貢菌”美譽的菌類,如今在陳咀鎮李場村美鑫遠合作社正式人工培育成功,並開始批量上市。近日,記者來到該合作社,在棚室內見到了這種珍稀菌類。
據美鑫遠合作社的負責人劉會發介紹,他們棚室內的黑皮雞樅菌是今年3月從雲南洱海引進的菌苗,來時是用塑料袋包裹,到本地後他們把菌苗擺在事先培養好的環境中,然後通過水簾和排風設施幫助控制棚室內的溫度和濕度,以保證較高的成活率。
談及種植和管理的注意事項,劉會發表示溫度和濕度十分重要,他說:“去年6月,我們引進了一批菌苗,開始長勢良好,後來隨著天氣變冷,溫度降低,雞樅菌被凍傷了,今年初春時又趕上溫度上升得非常快,導致培育失敗。後來經過查資料得知,黑皮雞樅菌在地溫25至35 度才能正常繁育生長,所以在春夏季節試種比較容易成功。今年我們3月引進,現在就採收了,非常成功,而且預計畝產量能到2500公斤左右。”
據了解,野生雞樅菌的主要產區分布在雲貴川地區,已發現品種30種以上。雞樅菌的別稱很多,因地而異,如雞樅、雞肉菇、雞腳菇、桐菇等。自古以來,由于珍稀且藥用食用價值很高,與松茸、羊肚、黑虎掌同列為中國四大名菌,成為歷朝貢品。
提起人工種植的黑皮雞樅菌的市場前景,劉會發說:“由于黑皮雞樅菌肉質脆嫩,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硒及真菌多糖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降低血壓、抑制幽門螺桿菌滋生、修復破損胃黏膜等多種功效,是一種藥食兼用型真菌,市場上還不多見,非常受高端酒店歡迎。我們現在的產品主要銷往北京市場和一些高檔酒店,供不應求,市場價能到每公斤60元,經濟效益十分樂觀。”(姜靜 通訊員 石東興)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