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浙江溫州:點靚美麗山村 助推特色經濟

2016年08月25日 10:11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山還是那山,水還是那水。讓“那些山、那些水”活起來、靚起來,讓老百姓富起來,都離不開“電”的幫忙。近年來,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發展民宿,發展農村經濟,將文成最具特色的農業生產、民宿風景點、農家樂往外推廣,得到了當地電力部門的大力支持。

  特色服務畬鄉,山村變“寶地”

  讓川,原本只是溫州市文成縣西坑畬族鎮一個不起眼的小山村。村子不大,從村頭走到村尾也不過5分鐘;村子不富,村民僅靠房前屋後的種養和外出務工為生。但現如今的讓川,石頭牆、竹籬笆、孝坊牌,可以讓人讀上半天;千年古樟樹、鄉村四合院、楓樹林,成為旅遊的“聚寶地”。

  “我們村已經成了縣里‘美麗鄉村’的創建點之一,受到各個方面的幫助和支持。特別是供電部門,出了不少力,對我們的工作非常用心。”溫州市文成縣西坑畬族鎮讓川村黨支部書記葉建平說,在創建工作之初,國網文成縣供電公司員工多次來調研和走訪。在進行村里的線路改造時,特別強調線路分布的美觀性。同時,為趕在創建前將村里的線路完成,供電員工加班加點,還義務幫忙安裝了各條小道上的路燈,這樣的貼心服務使讓川村能夠更加順利地進入全縣美麗鄉村的創建名單。

  最近,不少村民注意到,從新56省道疾馳而過的車輛,漸漸拐進了村里,還有人打聽村里好玩的景點,有無民宿。這讓常年在溫州市區經營餐飲生意的葉偉嗅到了商機,萌生了回村創業的想法。“正好可以開一家農家樂。”葉偉說,現在村子處在去銅鈴山、安福寺等景區的邊緣,離縣城只有15分鐘的車程,是塊發展農家樂的“寶地”。

  貼心服務農業,舊貌換新顏

  作為溫州地區的“糧倉”之一,南田鎮為該地提供綠色大米、茄子、毛豆等農副產品,深受溫州市民的青睞。而近年來,當地的各種農副產業迅速發展,電力的支撐更是重要支點。

  可是當地原農排線路雜亂破舊,排灌能力差,農業用電極度不安全,甚至有些農田根本無法連接到電源,只能靠農民的肩膀進行排灌、耕種,無法真正達到科學、高效耕種,嚴重影響經濟效益。

  為切實保證南田“糧倉”農作物生產灌溉時的可靠用電,當地供電部門不僅合理安排農業用電計劃,還積極開展農排線路改造以及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今年以來,供電部門多次組織人員進行排查摸底調查,制定農排線路改造方案,並制定了整改計劃表,嚴格按照進度完成線路改造升級,惠及了農戶上萬人。

  “雖然我們的電網建設任務繁重,資金緊張,但是關係到農戶利益的事情就是大事,我們必須得辦好,讓他們盡早得到方便和實惠。”供電公司工作人員朱斌斌說,農排線路改造是個雙贏的項目,設備更新投運後,不僅能降低線路損耗,還能提高供電的經濟效益。種植農戶再也不愁旱天的灌溉問題,像茭白、玉米、西瓜、葡萄等產業在高溫、幹旱的情況下,依然呈現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農村供用電環境也越來越好。

  真情服務民宿,劣勢變優勢

  劉基故居所在地南田武陽村,地處海拔600多米的高山。“我們這里風景區很多,銅鈴山、龍麒源,風景都很美。可是我們這里的住宿條件跟不上,所以很多人要麼因為這個就不來了,要麼就是來了後回縣城住。”武陽村黨支部書記胡曉波說,因為住宿問題,“嚇跑”了不少遊客。“這也是我們下決心好好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搞好民宿的一大原因。”

  要搞好民宿,電力支持必不可少。當得知要在武陽村建民宿這一消息後,供電部門主動聯係當地村幹部和民宿的投資人,現場查勘實地情況。而查勘後發現,民宿建立的地點是在線路供電的末端,負荷較大,電壓相對不穩定。對此,供電部門工作人員多次實地考察後決定,在線路末端處增設一臺新的變壓器,並且將這片區的電纜更新,使得民宿用電能夠更加穩定。“而且,我們這次更換的電纜全部從地下走,這樣就不影響民宿的美觀性,用電也更加安全。”黨員服務隊隊員之一鄭國標介紹說。

  在民宿基礎雛形基本完工開始供電後,供電部門更是特事特辦,第一時間安排工作人員現場查看用電情況,為其安裝開關漏保,還將查出的用電問題和安全隱患及時處理好,全力做好用電安全的排查和宣傳工作。

  沒有了後顧之憂的民宿老板金炳江表示:“我們還有各種其他類型的度假屋的房型,像LOFT星星房、蛋居、樹屋等個性化獨棟式度假屋,里面都配備了空調。我還在籌備農家樂,希望到時候能建成一個住宿和休閒美食一體的度假勝地。”說起未來的規劃,他滿臉的憧憬。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