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北京通州區:玉米穿成項鏈賣 變身飾品惹人愛

2016年09月01日 10:07 來源:京郊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水果玉米是很多人都愛吃的食品,可是您知道水果玉米還能做飾品嗎?近日,在通州區于家務回族自治鄉的花仙子萬花園內就上演了一場“食品變飾品”的大戲。原本用來食用的水果小玉米被“巧娘”們穿成精致的項鏈進行售賣,不僅提高了農作物身價,還有望掀起一股新風尚,帶動一個新產業。

  小巧的身段,搭配上裝飾用的玉珠,在巧娘的穿針引線下,一個精致而又獨特的玉米項鏈便“新鮮出爐”了。使用水果玉米制作項鏈的創意來自花仙子萬花園的老板娘曹玉美,這位在花卉行業摸爬滾打了10多年的“花仙子”,總是希望以獨特的方式帶給他人美的享受。

  “園區里栽種的鮮食水果玉米,原本是作為豐富遊客的採摘項目和種子售賣而栽種的。”曹玉美說,在栽種過程中,她發現一些玉米因為管理不善,個頭長得十分嬌小,雖然從食用的角度來說未達標準,但樣子看上去卻很萌,令人愛不釋手。于是她便萌生了利用這些被“淘汰”的水果玉米制作飾品和把件的想法。

  將玉米經過一段時間的自然烘幹,除去水分,就能作為玉米項鏈的主體了。曹玉美找來園區內幾個心靈手巧的姐妹,利用裝飾玉珠、彩繩等工具,嘗試著制作了幾十條玉米項鏈的樣品,隨後精選了其中幾個,拍照上傳到了微信朋友圈。沒想到輕輕一吆喝,很快就被一搶而空。“是真玉米做的?新鮮好玩。”“每一條都是手工制作,而且每一個都是不可復制的,太適合送人了。”看到自己推出的玉米項鏈大受歡迎,曹玉美也備受鼓舞,園區內原本要種植花卉的地方,也都被她種上了水果玉米。

  這次栽種,曹玉美刻意選擇了粗放式的管理,不澆水、不施肥,就讓它們“憋”成迷你型。“十一之後這批玉米就能採摘了,預計產量能有十萬個。”在曹玉美看來,有了大批量的“母體”,未來的玉米飾品就能實現批量化生產,因為全部是手工藝制作,也需要很多心靈手巧的巧娘來制作,她還計劃培訓一些閒置在家的婦女,帶動周邊村民實現就業。

  當然,這個新鮮事物的出現也伴隨著很多質疑。很多人就對玉米項鏈的耐用程度提出了疑問,這種由天然幹貨做成的飾品究竟能戴多久?對此,曹玉美說,只要不發生特別嚴重的磕碰,風幹後的玉米還是非常結實的,一條項鏈帶上幾年完全沒有問題。而且越把玩光澤度越好,越漂亮。現在除了制作水果玉米項鏈之外,曹玉美也在拓寬思路,嘗試制作一些玉米文玩把件,希望能掀起一股新風尚。對于水果玉米飾品的市場前景,曹玉美非常看好。因為在她看來,每個玉米長出來都是不一樣的,都是獨一無二的,把它們制作成飾品非常的有個性,無論是送禮還是個人收藏都非常適宜。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