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北京著力推進“智慧土肥”建設

2016年08月29日 09:19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近日,記者從北京市土肥工作站獲悉,未來5年,該站將緊緊圍繞首都農業和京津冀協同發展要求,推進七大土肥發展理念,進一步適應農業“新常態”的新要求,引領土肥發展方式轉變。

  全市土肥係統將積極樹立和推進七大發展理念:安全土肥理念,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倡導健康土壤帶來健康生活;實幹土肥理念,培養愛崗敬業精神,打造實幹隊伍,扎根基層,服務群眾;創新土肥理念,培養創新精神,發展新型技術,創新服務方式,發展智慧土肥;開放土肥理念,加強國際交流,開放資源,引入智力,推動北京土肥水“高精尖”發展;協作土肥理念,加強產、學、研、推、企多方協作,推進京津冀行業協同發展,擴大發展空間;和諧土肥理念,倡導土肥隊伍德藝雙修,營造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創造和諧文明發展環境;智慧土肥理念,加強以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為主要內容的“智慧土肥”科技創新,用智慧土肥創造農業未來。

  今後5年,市土肥工作站的任務目標主要有以下5個方面:

  全面提升農業節水、節肥水平。以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有機肥替代化肥、緩控釋肥利用等技術為抓手,開展化肥零增長行動,力爭每年配方肥技術物化到位率提高4.5個百分點以上。到2020年,測土配方技術物化落地率由目前的75%提高到98%以上,化肥利用率由目前的29.8%提高到40%以上,農田水利用效率提高10%以上。

  全面提升京郊耕地質量。以土壤有機質提升、障礙土壤改良修復、農作物秸稈還田等技術為抓手,開展耕地質量提升保護行動。力爭到2020年,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0.2個百分點,土壤鹽分含量下降20%~40%,耕地地力提高0.5~1個等級。

  加強肥料市場監管,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加強“三頭”質量抽檢行動,保持市場監管高壓態勢,力爭到2020年肥料合格率達到95%以上。

  提升“智慧土肥”建設。積極構建京津冀土肥水基礎數據管理服務平臺,強化土肥核心業務信息化支撐水平。不斷夯實現代農業發展信息資源應用基礎、技術支撐基礎和智能決策基礎。

  推動京津冀土肥水協同發展。在三地共同實施六大工程,共同打造推介一批土肥水示范園區、企業和技術產品,推動一批農業休閒觀光園區提檔升級。

  今後5年,全市土肥係統的重點工作將圍繞“智慧土肥”建設、化肥零增長行動、耕地質量提升行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開展。

  以 “智慧土肥”為理念,統領土肥科技創新與發展,大力推動“互聯網+”觀念扎根落地;以生態園區建設為抓手,試點示范水肥一體化智能控制技術應用,打造作物肥水需求規律+養分智能供給全智能控制模式;以土肥信息係統多渠道服務為手段,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農技服務模式,推動土肥技術精準服務;以京津冀土肥大數據平臺為依托,建立涵蓋全面、標準統一、細致準確、更新及時、開放有序的數據體係,以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服務推動行業發展。

  重點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化肥減量技術、水肥一體化化肥精準管理技術、有機肥培肥地力化肥替代技術和秸稈還田、冬春裸露農田種植綠肥綠色培肥技術,探索完善整園區、整村、整鎮、整區的農企對接技術推廣模式,採取傳統推廣模式與現代推廣手段相結合,推動化肥零增長各項技術的到位率、覆蓋率和貢獻率。

  按照農業部《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方案》的要求,依靠科技創新、項目支撐、政策引導,依托新型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採取工程、農藝、農機措施相結合,構建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長效機制,強化耕地生態建設,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積極爭取項目政策支持,實施農田地力提升工程、農田生態建設工程、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工程和耕地監測評價預警工程。

  作為“京津冀土肥水協同發展創新聯盟”2016年輪值主席單位,北京市土肥工作站將積極推進京津冀土肥水“十三五”發展規劃完善與落實、加強聯盟制度建設和具體工作的組織落實。

  此外,加強肥料監督抽檢、嚴格肥料管理,強化肥料企業主體責任與自控能力,保證生產源頭安全,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

  為做好今後的工作,市土肥工作站將做好保障措施。一是爭取政策支持、優化項目支撐,加速技術成果轉化,提高技術推廣應用覆蓋率與貢獻率;二是加強土肥體係建設,打造一支科技素質好、服務水平高、覆蓋范圍廣的現代土肥技術推廣隊伍,培養造就一大批素質較高的職業農民和土專家;三是加強多元化協作,進一步加強土肥技術推廣多元化服務體係建設,建立多類型、多模式合作服務平臺,強化產、學、研、推、企合作共建服務機制與模式,為都市型現代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全方位、全過程科技服務。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