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津瑞豐源果蔬專業合作社葡萄採摘園內,一列列葡萄架下面都鋪設著一條黑色的管道,地面覆蓋著一層黑綠色的物質。而葡萄架上面一串串黑中透亮、紅的發紫的夏黑葡萄已進入採摘季節。“這是澆灌沼液後形成的,合作社負責人王建指著地面上黑綠色的東西說。今年我們新建了460m3的恆溫沼氣池和200m3的沼渣沼液儲存池,基本可以滿足整個園區對沼肥的需求。”
以打造生態農業示范園區為目標的瑞豐源果蔬專業合作社,非常青睞園區生態循環模式的應用。“現在人們對農產品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再按照以前的套路靠多施化肥多打藥來增產,就是增產了也賣不出好價錢。”多年實踐經驗以及不斷參加農民培訓、外出觀摩活動,讓王建的視野更加開闊、思路更加寬泛。目前園區內實現了沼渣沼液施肥、生物除蟲除菌、物聯網自動化控制係統等生態智能生產功能,最大限度模擬作物自然生長環境,產品優果率較以往提高了15個百分點。基地面積由原先400畝擴大到1000畝,園區產品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今年還被省農業廳 、旅遊發展委員會評為山東省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范點。
“現在來園區採摘的顧客都說我們的產品讓他們吃到了小時候記憶中的味道!”王建拿著一大串葡萄高興的說。(夏津縣農業局)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