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在日照市嵐山區巨峰鎮薄家口村的無性係茶苗快速繁育基地,工作人員正在將茶苗從育苗室內移出到過渡棚中。“這些茶苗在育苗室里培養了2個月了,現在移到過渡棚中再培養兩個星期左右就可以栽培。”基地的建設者、禦園春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袁從波介紹。
作為茶葉育苗的專家,浙江大學茶學係教授梁月榮難掩激動之情,“全國茶葉育苗一般都要用時一年才能成苗,最快的也需要半年。這里居然兩個月就可以實現育苗成功,說是全國領先毫不誇張。”
從全國來說,禦園春只是一個不起眼的茶廠,緣何能實現茶葉育苗這一難題的巨大跨越?這要從袁從波的經歷說起。
袁從波很早就從事茶葉產業,多年的從業經驗讓他有了這樣一個樸素的認識,“要想炒出好茶,就必須有品種好的茶樹;要想栽植好的茶樹,就必須培育出好的茶苗。”自從事茶產業之初,他就留心茶葉栽培技術,到南方四處尋找好的茶苗。久而久之,周邊的茶農都開始拜托袁從波進行茶苗採購,用于茶葉種植。
“到南方採購的茶苗很難適應北方的氣候,加上運輸過程較長,茶苗的成活率較低。”袁從波說。很長一段時間,茶苗成為困擾茶農栽植茶葉的瓶頸,限制了茶園茶樹品種更新換代,也限制了茶葉產業的升級。意識到其中的問題後,他開始琢磨如何在北方環境下育苗。
剛開始,袁從波還是採用南方的育苗方式。育苗時,在9月份選取葉梗已經木質化的一片茶葉,插在已經準備好的細沙中,移入育苗室內進行育苗,一年後育苗成熟,可以移植栽培。
在北方環境下育出的茶苗明顯比南方運來的茶苗更適應本地環境,袁從波的茶苗銷路不錯,附近的很多商戶都來買他的茶苗栽植。
但袁從波對這種育苗方式並不滿意,“這種傳統育苗方式育苗周期比較長,剛剛插扦的新苗100天內基本看不出生長,成活率大約80%左右。”這時,薄家口村精通育苗的土專家袁強,把多年試驗的育苗經驗傳授給袁從波。“以前不能用樹枝扦插是因為樹枝插進土里不能生根,很快就枯萎了。現在在扦插的時候,通過研制的‘生根劑’,可以讓茶樹枝快速生根,長成茶苗。”袁從波說。
為了進行育苗,袁從波投資200萬元建起了育苗大棚。走進育苗棚,袁從波為記者作了詳細講解:“這個技術全名叫全光照自動噴淋嫩枝扦插技術。全光照給大棚提供溫度,自動噴淋通過自動感應係統來感知濕度,自動噴水調節茶苗生長的濕度。通過溫度和濕度控制讓茶苗的生長環境更加適宜。”
育苗棚內,茶苗被扦插在平時栽花用的珍珠岩中,通過控制濕度和溫度,讓茶苗生長兩個月,再把茶苗移到營養杯中,放到過渡棚內進行環境適應。“從育苗到栽培,茶苗成活率明顯提高,基本沒有死掉的茶苗。”袁從波說。
通過快速育苗繁殖的茶苗不僅僅是育苗周期短而已。“這次培育的茶苗是中茶108。通過快速育苗繁育出來的茶苗長得快,兩年就可採摘,比一般茶葉要早一年。”同時,這種茶葉產量高,抗風寒能力強,能比一般春茶早上市近一個月。
好的茶苗自然不愁銷路。“這批茶苗剛繁育成功就有人來商談購買。一個棚1000平方米,一次可以培育茶苗20萬株,基本上來採購的商戶都是希望全要。”袁從波告訴記者。但是,對第一棚通過快速繁育出來的茶苗,袁從波有自己的打算,“我誰也沒賣,這批茶苗將首先供應鎮里的茶葉扶貧項目。”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