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電商巨頭深耕山東農產品市場

2016年10月17日 09:31 來源:山東農業信息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在農產品流通過程中,“互聯網+”能扮演多大分量的角色?國內幾大電商巨頭的共識是,目前仍為初級階段的農產品電商,未來將是電商領域的藍海,而作為農業大省的山東,正成為阿里巴巴、京東、蘇寧新一輪競爭的主戰場。

  農產品電商被看好

  作為最早布局山東的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集團的一組數據足以顯示農產品電商的前景:2010年,阿里平臺上農產品交易額持續快速增長,2012年突破200億元,2015年達到695億元,較2014年增長46.4%,遠高于服裝、電器等傳統類目的電商交易額增速。其中,山東省農產品電商銷售額達38億元,增長60%,高于全國平均增速13.6個百分點。

  山東巨大的農村市場已經成為互聯網大佬和資本十分看好的又一塊大“蛋糕”。去年7月,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專赴濟南,與我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擬在農村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商貿物流等領域進行深入合作。今年6月,蘇寧控股集團與我省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農村電子商務亦是雙方合作重點。10月11日,我省與京東集團在濟南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重點在加快農村電商發展、推進電商扶貧等領域展開合作。

  眾所周知,農產品難賣是制約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的長期性問題。農產品電商作為一種新型農產品流通方式,無疑正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不過,業內人士也清醒地認識到,農村市場規模雖然很大,但目前面臨著農產品經營“小而散”、物流網絡不健全以及電商人才匱乏等問題。

  “農商互聯”覆蓋生產流通

  對農產品電商發展中遇到的問題,10月11日在濰坊閉幕的全國農商互聯啟動會暨山東農商互聯大會上,商務部部長助理王炳南提出了“農商互聯”的對策:“‘農商互聯’就是推動農產品生產流通企業與電子商務企業全面對接,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打造以電子商務企業為主體,上聯生產、下聯消費的新型農產品供應鏈,提升農產品流通的信息化、標準化、集約化水平。”

  王炳南同時指出,農商互聯是個新的概念,有著新的內涵,“農商互聯的關鍵是聯。這個聯是互聯網的聯,萬物互聯的聯,是一種覆蓋農產品生產與流通全鏈條、線上與線下全渠道、商流物流信息流全要素的全面融合互聯。搞好農商互聯工作,是打造農產品流通新格局的重要探索,是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舉措,是推進電商行業發展的新領域。”

  “針對農產品經營‘小而散’、物流網絡不健全以及電商人才匱乏等問題,蘇寧發揮自身雙線融合優勢,實施‘三化’戰略與‘五當’模式來推動農村電商,促進農商互聯發展。”蘇寧集團黨委書記楊濤說,比如,面對十萬億級規模的農村市場,蘇寧通過“銷售、服務、就業、納稅、造富”在當地的“五當模式”,信息收集更精準,反應更快速,組織更得力,搭建農商互聯的最佳平臺,高效服務涉農企業。

  電商平臺推動渠道下沉

  京東集團執行副總裁藍燁表示,為了給山東消費者提供更為極致的購物體驗,近年來,京東大力優化倉儲和物流配送布局。截至目前,京東在山東省內的倉儲面積超10萬平方米,分揀中心面積近3萬平方米。在物流配送方面,目前京東在山東擁有近350個配送點,已經實現山東全境含長島縣在內的全境配送覆蓋。

  同時,為了更好促進山東農村電商的發展,京東在山東大力推動渠道下沉。截至目前,京東在山東116個縣設立了縣級服務中心,擁有超過25000名鄉村推廣員,超過90個縣建立了大家電京東幫服務店。不僅如此,為了更好地服務山東高校,助力大學生創業,目前,京東在山東近60所大學校區內建立了校園京東派。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方建生則認為,“未來農產品電商可能會有幾方面的發展趨勢,值得引起關注,除了供給精細化、品牌在線化、B2B模式成熟化以外,目前,農產品電商發展受到制約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缺乏統一標準。”在他看來,農產品流通標準體係的不斷完善,將會倒逼農產品生產端改良工藝和服務,提升農產品品質。未來,農產品電商平臺的核心競爭力將更多體現在制訂標準規則的能力,平臺的角色將從營建經營渠道向把控生產品質、促進供應鏈優化轉變。

  據了解,下一步我省也將圍繞“聯產品、聯設施、聯標準、聯數據、聯市場”五項工作,加快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點、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等國家試點,促進線上線下農商對接,加強農商互聯渠道建設,健全農商對接標準體係,加強農商對接信息數據支撐,創新農商一體化流通模式,著力拉長農產品流通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創新供應鏈。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