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素有“瓜果之鄉”的美譽,每年的七八月份是瓜果飄香的季節。然而,記者走訪了烏魯木齊各大水果批發市場發現,今年,新疆瓜果價格下滑甚至出現了滯銷的現象。享譽全國的新疆瓜果,究竟為何失寵?請聽央廣記者吳卓勝,烏魯木齊臺記者的報道:
在烏魯木齊天山區青年路農貿市場,市民們在買水果時發現,今年的水果價格低了不少,市民說:“水果都挺多,西瓜最便宜。去年西瓜貴,一塊錢一公斤,現在才三毛錢,葡萄三塊五。便宜的話也不會多買,吃不了多少,葡萄買一筐子,桃子買一件,能吃一個星期。”
便宜的水果價格讓市民心生歡喜,卻讓經營水果店的張玉芬憋了一肚子苦水:“便宜得多都不好賣,稍微差點的賠錢都賣不掉,西瓜三個十塊,就這樣也賣不掉,能顧著交房租就不錯了。”
今年的水果價格為何如此低迷?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來到新疆九鼎農產品批發市場。偌大的水果批發市場少了些商販間經營買賣的熱鬧景象,幾噸的西瓜、甜瓜擺在地上無人問津。經營戶劉三峰說,西瓜採摘後可以儲藏10到15天,時間過長瓜瓤就會變質影響口感。為了不讓西瓜爛在手里,只能把價格降低。
劉三峰說:“種的太多了,內地的也銷不動,現在不是一茬的老的走不了就扔掉了。今年這個瓜比往年多三分之一,內地三天熱兩天下雨,拉過去容易爛,人家就不拉了。去年90%都發內地,今年都爛地里了,今年各個產區也太多了,有內蒙的、東北的,不像以前大產區都在新疆,甜瓜賠的更厲害,兩百畝地才賣兩三千塊錢,成本價都在四十萬左右。”
種植面積增加和受內地產區衝擊,是新疆瓜果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九鼎果品市場總經理張林山說,在種植瓜果時,果農不應盲目擴大種植面積,要根據市場變化合理規劃種植面積和時間:“種植面積、錯峰上市、各方面的因素都避開的話,就有一個良性的發展,現在農產品豐收供大于求,量是沒有減,但是價錢上不去,多重原因疊加導致水果市場低迷的狀態。”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