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新疆瓜果價格大跌 分析師:轉型升級是最好出路

2016年08月31日 10:43 來源:央廣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央廣網北京8月28日消息(記者韓曉 吳卓勝 烏魯木齊臺馬仁婷 張梁)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新疆素有“瓜果之鄉”的美譽,每年的七八月份是瓜果飄香的季節。然而,記者近期走訪新疆各大水果批發市場發現,今年,新疆瓜果價格下滑甚至出現了滯銷的現象。

  享譽全國的新疆瓜果,究竟為什麼失寵?這背後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

  最近,新疆烏魯木齊市的市民們在買水果時都會發現,今年的水果價格低了不少。記者在當地走訪各大水果批發市場時發現,葡萄、西瓜、蟠桃等水果,價格都出現了明顯下滑。以西瓜為例,批發價格已經達到0.3元每公斤,而去年同期價格在1.0元/公斤,同比下跌70.%。

  市民:水果都挺多,西瓜最便宜。

  市民:去年西瓜貴,最後還一塊錢呢,現在才三毛錢,葡萄三塊五。

  便宜的水果價格讓市民心生歡喜,卻讓經營水果店的張玉芬憋了一肚子苦水:

  張玉芬:便宜得多都不好賣,稍微差點的賠錢都賣不掉,西瓜三個十塊,就這樣也賣不掉,能顧著交房租就不錯了。

  今年,新疆的水果價格為何如此低迷?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來到新疆九鼎農產品批發市場。偌大的水果批發市場少了很多商販間經營買賣的熱鬧景象,成噸的西瓜、甜瓜擺在地上無人問津。

  經營戶劉三峰告訴記者:西瓜採摘後可以儲藏10到15天,時間過長,瓜瓤就會變質影響口感。為了不讓西瓜爛在手里,只能把價格降低:

  劉三峰:種的太多了,全國都滯銷,現在不是一茬的走不了就扔掉了。今年這個瓜比往年多三分之一,今年因為厄爾尼諾氣候,內地都是三天熱兩天下雨,拉回去就爛,人家就不拉了。去年90%都走內地,今年都爛地里了。

  除了天氣原因,近些年,其它省市瓜果種植的技術得到迅速提高,品質和甜度大大增強,種植范圍也有所擴大,產量也隨之提高,這些都給新疆瓜果產區帶來了極大的衝擊,加大了新疆水果的競爭壓力。

  除此之外,卓創分析師劉帥認為,近年來,新疆部分地區流動人口返鄉,使得當地人口數量減少,也導致消費者減少,整體消費能力下降。他認為,今年甚至更長時間,新疆水果的整體銷售情況和價格都不會有太大起色。

  劉帥:今年當地水果整體供應量較大,且葡萄逐漸迎來上市高峰期,在需求沒有明顯改善的情況下,價格行情難有好轉。

  分析師劉帥認為,在整體低迷的情況下,新疆瓜果市場有必要盡快進行產業轉型升級,轉變產業結構,種植新品種,加大宣傳,樹立自己的品牌,這樣才能和其它地區的瓜果品種進行競爭。另外,短期內,種植戶銷售商還要合理安排種植范圍,把握市場機會適時售賣。

  劉帥:對種植戶而言,要根據實際的市場需求嚴格把控水果種植面積和上市時間。面積不要盲目擴大,可適當錯開其他產區上市高峰期,提高水果質量。對經銷商來講,可加大本地水果宣傳力度,積極開拓內地市場,讓新疆水果走向全國各地!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