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鄧俐 吳文博)“‘十二五’期間,雲南全省共審定馬鈴薯新品種25個,自主選育的合作88、麗薯6號等成為主推品種,已經形成從脫毒苗到原原種到生產用種的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生產體係,除滿足自身需求外,還銷往四川、貴州、廣西等省區,並出口到東南亞。”日前,記者從在昭通舉辦的馬鈴薯種薯國際論壇上獲悉。
據了解,本屆論壇旨在促進世界馬鈴薯行業各方面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借助馬鈴薯產業鏈中各環節具有優勢的企業和社會組織,為全球馬鈴薯種植戶、馬鈴薯產業和研究領域的代表等提供交流平臺和市場機會。來自雲南、四川、貴州和世界10多個國家的馬鈴薯種植戶、企業及研究人員等近500名代表參加論壇。
“馬鈴薯產業是雲南重點打造的高原特色現代農業之一,特別是冬馬鈴薯由于上市時間正是全國馬鈴薯鮮薯的空檔期,市場需求旺、質量優、價格高、效益好,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在區域性精準扶貧和農民脫貧致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雲南省農業廳副廳長王平華介紹,馬鈴薯是雲南重要的糧食、疏菜、飼料和加工原料兼用作物,播種面積僅次于玉米、水稻居第三位。2015年雲南省馬鈴薯面積837萬畝,鮮薯產量852.5萬噸,面積、產量佔全國的10%左右。
“昭通有良好的馬鈴薯種薯生產基礎和自然條件,隨著當前低海拔地區對種薯需求越來越大,對這里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遇。” 國際馬鈴薯中心董事會原主席Peter博士認為,當地發展馬鈴薯產業有三大優勢。一是海拔高,土壤肥沃、土質疏松,適宜馬鈴薯的生長和塊莖的膨大,加上年平均氣溫較低,生產的馬鈴薯帶病毒率相對較少,適合馬鈴薯種薯擴繁,而且種薯不易退化。二是晝夜溫差大,山區光照充足,通風條件好,有助于馬鈴薯淀粉的積累,生產的馬鈴薯品質優良,是深加工的優質原材料。三是與四川、貴州相鄰,是中國西南馬鈴薯產業的中心區域,高速公路全線貫通,為馬鈴薯出口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
“論壇對提升當地馬鈴薯產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昭通市委書記范華平表示,將以此為契機,深度挖掘馬鈴薯產業發展空間,進一步深化國際國內合作,將優質土豆送出國門,快速推進昭通馬鈴薯產業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