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北京:消失20多年的蔬果品種又回來了

2016年07月22日 16:21 來源:北京晚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粉紅甜肉、大黃番茄、滿架聯、紫邊扁豆……這些都是老北京的蔬果品種。記者從市農業局獲悉,這些消失20多年的老品種已在京郊示范種植50畝,重回餐桌。

  在昌平區農作物品種試驗展示基地大棚里,番茄枝被“大黃柿子”壓彎了腰,新長成的圓茄紫紅發亮,嫩綠的架豆角密密麻麻地垂下來,放眼望去,全都是老北京特色農作物品種。

  一位負責老品種恢復項目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90年代後期種植業調整結構,加上對產量的追求,好多地方特色的農作物品種逐漸消失。為了讓這些口感好的老北京品種重回餐桌,市種子管理站從2011年就著手品種搜集、挖掘利用等工作。項目組通過向種質資源保存機構引種、實地考察等方式搜集起這些“滄海遺珠”。幾年下來,共搜集了茄子、番茄、辣椒、蘿卜、白菜、芹菜、冬瓜、萵筍、菜用豆類、玉米、糧經豆類等地方品種資源近百份。此後,又經過多年“春在北京,冬赴海南”的加代擴繁,不斷對各品種去雜提純,篩選出10個綜合表現較好的品種進行恢復生產。目前,在京郊有一定知名度的觀光採摘園區、農莊進行了示范種植。僅今年,就在密雲、順義、昌平、懷柔等地種植了50畝,包括“蘋果青”、“粉紅甜肉”、“大黃”番茄這三個番茄品種,以及六葉茄、北京棍豆、滿架聯、紫邊扁豆和白馬牙玉米等。

  專家告訴記者,老品種雖在產量方面比主流的雜交品種略有減產,但口感好、風味獨特,不少市民都惦記著小時候的味道。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