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冉瑞成 中國縣域經濟報記者 楊露勇
前不久,在山東召開的第三屆中國縣域電子商務峰會上,重慶奉節縣被阿里巴巴評為農村電商2015年度“最具影響力縣域”。拿到獎牌的奉節電商辦工作人員唐可人格外自豪,因為這個獎含金量特別高,全國僅有3個。
奉節縣地處三峽庫區腹心地帶,近幾年來,圍繞“三棵樹”(臍橙、油橄欖、紅豆杉)“三片葉”(茶葉、桑葉、煙葉)發展特色效益農業,種植了臍橙30萬畝、紅豆杉5萬畝、油橄欖6萬畝、中藥材15萬畝、蠶桑9.3萬畝、蔬菜25萬畝,成為全國優質農產品基地大縣。
但是,奉節處于秦巴山連片貧困區,是國家扶貧重點縣,交通基礎條件差,物流成本高,信息閉塞,小產品難以對接大市場,農產品銷售困難。
如何走出農民增產不增收的困境,奉節將目光鎖定互聯網,積極搭建農產品對接大市場的新橋梁。去年,奉節和阿里巴巴就農村淘寶“千縣萬村”工程開展緊密合作。從2015年7月2日初次接洽,到8月4日簽訂農村淘寶戰略合作協議,再到9月15日農村淘寶奉節服務中心開業,完成全縣60個村淘選點、合夥人招募培訓、運營中心及特色館裝修布展等工作,僅用了42天。
唐可人高興地告訴記者,“奉節農村淘寶開業當天就創下4個全國第一:首批開業村點60個,全國最多;到村物流線路里程1386公里,全國最長;開業總交易額1210萬元,全國最多;開業單個村點交易額257萬元,全國第一”。
奉節是“中國橙都”,臍橙年產量達28萬噸。曾經因地理因素,奉節臍橙出現增產滯銷的情況。搭上電商快車後,奉節加強網上營銷,把臍橙由線下優勢品牌打造成線上暢銷的優良品牌。去年網絡銷售突破1.5億元;今年4月,在淘寶首頁開展“電商網絡臍橙節”營銷活動,2天銷售臍橙40萬斤;銷售臍橙的網商也從 254家迅猛增加到1600多家。
在奉節臍橙的帶動下,奉節臘肉、蜂蜜、土雞蛋等50多種農特產品紛紛觸網銷售。為了促進更多農特產品上線,奉節按照“網商+農村淘寶合夥人+種養大戶+貧困戶”的模式,大力發展農民電商合作社。
“未來3年,奉節將孵化各類網商5000家,建立3至5個淘寶村,農產品網上銷售額突破10億元,大力實施‘電商+扶貧’戰略,帶動更多群眾增收。”對于未來電商的發展之路,奉節縣電商辦主任向城鋼顯得胸有成竹。
以電商合作社帶動村民脫貧是奉節“電商+扶貧”戰略的首選。
草堂鎮竹坪村是奉節的縣級貧困村。34歲的蔡茂林去年成為竹坪村村淘合夥人,如今已成為當地的創業典型,而2年前他還是貧困戶。“去年9月15日網店開業後,我一邊幫村民網購,一邊銷售土特產,每月都有上萬元收入。”蔡茂林回憶,村淘服務站開業當天,他幫助村民採購農用車、日用品、電器等產品,交易額達 150多萬元,創造了農村淘寶單個村點單日的交易紀錄。
今年以來,蔡茂林與220余戶農戶共同成立電商合作社,村民負責種養殖,蔡茂林負責銷售。蔡茂林的電商專業合作社共吸納本地70戶貧困戶,墊資投放 5000只雞苗分發到貧困戶家養殖,回收的雞蛋和活雞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群眾在增收的同時,還能得到合作社的利潤分紅。下一步,奉節將在30個鄉鎮分別組建一個以上電商合作社。
以淘寶特色奉節館做好產品營銷是“電商+扶貧”的又一戰略。目前,奉節已在阿里巴巴建成特色中國奉節館,銷售奉節臍橙、臘肉、豬舌、香腸、熏幹雞等30余個本土特色產品。隨著電商的進一步發展,奉節擬將陰沉木家具、夔梳、紅豆杉制品、三峽石、蜀繡、橄欖油等200多個特色產品集中到特色館運營,促進本土產品標準化、特色化、品牌化,帶動農村產業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