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山東壽光:蔬菜之鄉在轉型

2016年08月01日 09:12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前幾年大家都種西紅柿,種植面積上來了,價格也忽上忽下;這兩年我們加入了合作社,種植更規范,打出了品牌,產品檔次提高了,價格比散戶至少高出 10%。”山東壽光市古城街道辦事處野虎村村支書張樹銘說,全村310戶農戶,建了1062個蔬菜大棚,每個大棚收入都在7萬元以上。“這主要得益于村里成立的6家蔬菜合作社,帶領大夥轉型升級,抱團闖市場。”

  野虎村是壽光蔬菜產業轉型的一個縮影。壽光市近年來鼓勵發展蔬菜合作社、蔬菜基地、家庭農場等新型合作組織,打造蔬菜品牌,確保蔬菜質量安全,增加農民收益。

  為助力“菜籃子”供給側改革,壽光市國稅局專門成立涉農稅收政策宣傳隊,走街串戶宣傳蔬菜在流通環節免徵增值稅的優惠政策。經過他們的宣講,農民們了解到成立農村合作組織不僅可以享受免徵增值稅的優惠,還可以為下遊企業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這樣的發票既可以作為蔬菜安全追溯的合法依據,也讓下遊企業有了抵扣增值稅進項稅的合法憑證。

  “只有成立合作組織規范經營,下遊的果蔬超市和蔬菜加工企業才能成為穩定客戶。”愛家蔬菜合作社發起人李乃家說,大超市願意和信用好的農業合作社打交道,因為合作社生產資料統一購置,生產過程標準化,蔬菜供應數量、種類和質量都有保障,而且能開發票,質量安全追溯有保障。目前,愛家合作社已成為北京、上海、山東40多家大型超市的蔬菜直採供應商。

  目前,壽光市規模化蔬菜生產合作社、蔬菜公司和生產基地已發展到2164個,涉及農戶9.8萬戶,帶動周邊農戶14萬戶。僅2015年度,壽光市銷售收入超過2000萬元的蔬菜合作社就達50多家。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