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貴州畢節:小小雞蛋帶富上千村民

2016年08月01日 09:16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本報記者 喬金亮

  每天早晨,貴州畢節七星關區撒拉溪鎮興隆村興聯蛋雞養殖場的幾十棟雞舍里,雞鳴聲伴隨著悅耳的輕音樂此起彼伏,50歲的村民顧懷竹正在添飼料。

  顧懷竹每月工資有3000元,同時還是養雞場的股東。一年前,她家日子還過得很艱難,丈夫患重病,兩個孩子在外務工。養雞場場長張永健勸她入股養雞場,幫她貸了5萬元入股,並到養雞場務工。年底,顧懷竹從養雞場拿到了3萬元分紅,加上工資,年收入近7萬元。還了貸款後還能有一部分收入。

  在興隆村,像顧懷竹一樣通過貸款入股興聯養雞場脫貧的農戶還有很多。目前,養殖場有圈舍24幢,存欄蛋雞78萬羽,日產蛋近70萬枚。同時,蛋雞養殖帶動包裝服務、蔬菜種植、雞蛋深加工等產業鏈得到有效延伸,帶動了上千名農戶致富。2015年,興隆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2萬元。

  “當初讓鄉親們相信養蛋雞能賺錢並不易,任你口水說幹,鄉親們眨巴著懷疑的雙眼看著你不置可否。”張永健決定先找個突破點,他把村里頭腦靈活的村民招到養雞場上班,讓他們全程參與管理。有五六戶膽子大點的貸款入了股,看到他們掙錢了,第二年入股戶數大幅增加,去年股東數達220余戶。

  養雞場的成功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幫助。正是有七星關區政府牽線搭橋,養雞場與深圳市羅湖區的超市實現了農超對接,並與大型企業形成長期固定的合作關係。雞蛋質量檢測合格後直供超市。此外,養雞場另一部分雞蛋直供農貿市場。由于少了中間環節,每枚雞蛋利潤比原來多出近兩毛錢。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