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田瓜土,瓜棚瓜架,青藤綠葉,富硒西瓜,甜蜜清涼,幸福農家。”這話說的,就是五間鎮新建村的富硒西瓜。說起五間西瓜還有不少“小插曲”呢。
何麗收獲西瓜。
聰明五間人 打工學技術
大約10年前,浙江臺州人到我區五間鎮種植西瓜,當地百姓在打工過程中,“偷師學藝”成功。之後浙江人走了,五間西瓜種植技術卻保留了下來。種植戶通過嫁接到葫蘆苗上,破解了西瓜不能連種的技術難題;通過換葫蘆砧為南瓜砧,破譯了西瓜易上水的“密碼”;育秧時增加地膜,由以前的三層變成四層“保護膜”,瓜苗成活率大大提高……如今的五間西瓜種植紅紅火火。這一巨變,不但讓本地不少村民返鄉創業,還吸引了衛星湖等地村民前來種植。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產生戰鬥力。五間新建村陸續有了專家大院、五間西瓜協會、重慶益保西瓜種植合作社,有了“鎮歌”《桃花西瓜醉天下》:“……五間桃花望穿你的眼,五間西瓜甜透你的心。五間桃花,五間西瓜醉天下。”五間西瓜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衝著良好發展環境,2012年,城里居民何麗來到五間鎮,與父親何江祥在新建村胡家嘴村民小組開始創業,流轉了100余畝田地,踏上西瓜種植之路。
改良土壤提品質 富硒西瓜譽滿永川
何麗雖然從沒種植過西瓜,但這里良好的氛圍感染了她。成熟的嫁接技術,獨特的土壤改良配方,讓她對未來充滿了憧憬。
五間西瓜有以下招術提高品質:一是利用聖水湖現代農業園區內食用菌基地廢棄的菌包,作為改良土壤的首選。經濟又實惠,改良土壤效果明顯。二是增施富硒肥,雖然成本偏高,但西瓜品質好,尤其硒元素有抗癌美容之功效,更是深得市場喜愛。三是增施油渣底肥、微生物肥,保證二茬、三茬瓜有西瓜成熟上市銷售。四是西瓜基地內瓜農自主辦起了西瓜旅遊文化節,今年已是第七屆,瓜農齊心協力,將五間西瓜推向了市場。
溫濕度儀控制育苗溫濕度。
管理需精細 上市要錯峰
按照以前的天氣環境,五間西瓜大都有二茬、三茬。也就是說,自今年6月8日西瓜旅遊文化節開幕以來,按常規計劃,五間西瓜體驗採摘可以持續到8月底。但今年6月下旬的兩場大暴雨,讓何麗有近20畝大棚西瓜被水淹。“眼看著下雨時瓜苗還綠油油的,可雨過天晴大太陽一曬,瓜苗就變黃、枯萎了。”何麗說,目前她的瓜田已收獲西瓜10多萬公斤,照今年天氣來看,二茬瓜、三茬瓜的產量將受到部分影響。
通過幾年的摸索,何麗發現,管理還需要精細化。一般一戶瓜農管理10畝至30畝瓜田,就比較合適。若上百畝面積,不僅投入會更大,管理也不能完全跟上。同時,西瓜還要避開水果上市的高峰,如隨著葡萄和梨子的陸續上市,西瓜銷售量和價格也會受到影響。所以,何麗在城區文曲廣場設置了直銷點,其他不少路過五間的瀘州車、貴州車也會購買。目前,何麗西瓜畝產量控制在2000公斤。她計劃蔬菜輪作,提高土地效益。
據了解,五間新建村瓜菜面積3000畝,其中西瓜種植核心區1000畝。若平均畝產3000公斤計算,今年西瓜產量將達300萬公斤。何麗堅信,隨著市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五間富硒西瓜會站在市場前沿,不僅讓消費者享受西瓜的甜蜜清涼,也讓增收的幸福惠及農家。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