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記者走進農博園無土栽培館看到一片綠意融融的景象:在爬滿棚架的綠葉掩映下,一串串番茄露出了頭,或是黃澄澄,或是紅彤彤;另一邊,一汪池水上漂浮著一塊塊白色的格子,仔細一看,里面種植的是一株株芹菜,綠油油的,根莖部分一點土都沒有……
展館負責人趙寒冬告訴記者,本屆農博會無土栽培館的亮點是佔地6400平方米的營養液栽培區,經過局部更新改造,將重點展示無土栽培前沿技術、高產栽培技術,涵蓋各類平面、立體、樹狀等無土栽培模式。新增平板淺液流西瓜、甜瓜栽培,平板管道黃瓜栽培,茄子、辣椒樹嫁接高產栽培,水培韭菜綠色無公害展示,霧培馬鈴薯等新技術、新模式。
展館內共展示三大類120多個品種蔬菜:葉菜類,如生菜、芹菜、苦苣等;果菜類,如番茄、茄子、辣椒等;根莖類,如馬鈴薯、韭菜等。
據了解,蔬菜無土栽培方式包括水培、霧(氣)培、基質栽培。多年的實踐證明,大豆、菜豆、豌豆、小麥、 水稻、燕麥、甜菜、馬鈴薯、甘藍、葉萵苣、番茄、黃瓜等作物,無土栽培的產量比土壤栽培的高。馬鈴薯霧培成功在長春市尚屬首次,這些“小土豆”將在農博會期間首次與市民見面。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