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 偉 通訊員 王向靈
明亮的圖書閱覽室、寬敞的文體活動室,玻璃櫥窗式宣傳欄、高標準的文化大舞臺、文化廣場,配備安裝的各種體育健身器材和廣播器材……在河南省沈丘縣一些鄉村,村綜合文化中心正在成為最吸引人的去處。
今年以來,河南省在全省推進了“百縣萬村示范工程”建設。作為響應中央和河南省委扶貧開發工作、落實中宣部“基層工作加強年”的重要舉措。“百縣萬村示范工程”建設,意在通過整合宣傳、文化、新聞出版廣電、體育等有關部門的資源和力量,探索建立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管理、使用的基本模式,不斷滿足貧困地區農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按照規劃,河南首先在全省選取664個貧困村作為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范點,按照“七個一”的基本標準進行建設。即:一個文化活動廣場,一個文化活動室,一個簡易戲臺,一個宣傳欄,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廣播器材,一套體育設施器材。
在已經建成的示范點沈丘留福鎮代營行政村,記者看到文化廣場、文化室已經成為當地村民閒暇時間的好去處。
“以前沒事的時候,鄉親聚在一起不是嘮嗑就是打牌、搓麻將,業余文化生活比較匱乏,自打村里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成後,這里就成了村民茶余飯後的聚集地。我們還自發成立了榮娟廣場舞蹈隊,學跳廣場舞已經在村里蔚然成風,早晨、傍晚都來這里練舞,村里的男女老少跳舞的、看舞的都聚集在此。”留福鎮代營行政村村民肖女士說。
“百縣萬村示范工程”激發了農民群眾參與工程建設的熱情。沈丘縣東城辦事處農民曲藝愛好者于存祥結合精準扶貧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編排了《帶著四嬸奔富路》《預備黨員查崗》等貼近群眾的節目,深受群眾喜愛。
豐富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廣大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精氣神。沈丘縣呈現出“忽如一夜春風來,新興產業百花開”的良好格局。據該縣工商局、商務局的信息顯示,目前全縣已有1000多名農民工陸續返鄉選準致富項目。新注冊企業7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2戶、個體工商戶245戶,發放創業小額扶貧貼息貸款194筆 1236萬元,惠及農戶186戶,新上書畫、電商及種養加精準扶貧項目216個。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