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峻林茂、群峰聳立的百丈峰生態度假中心;爭奇鬥艷、繁花似錦的孔目江生態蘭花博覽園;風光旖旎、養生休閒的仙女湖區現代農業科技園休閒區,風姿多彩的凱光彩色村,鄉村味十足的昌坊村……迷人的田園風光、可口的農家菜肴,五彩繽紛的休閒農家生活,讓一撥撥遊客留宿品味,流連忘返。
近年來,新余市休閒農業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漸成氣候,漸入佳境,以往不起眼的休閒農業,如今正成為新余休閒消費的新寵。
今年人和鄉休閒農業著實火了一把。不說一座風光秀美的人文蒙山,單說一枝向陽的燦爛葵花,就讓人和休閒旅遊火了一夏。六七月間,前去人和穡誕村賞葵花、遊古樹林、泳新蒙河的城里客絡繹不絕,每日三四千人,把並不寬敞的鄉間路擠爆了。穡誕村乘勢而上,擴種160畝觀賞性採摘性葵花,新建500畝有機蔬菜基地,引進開昂科技投資400萬元建設“稻養公園”……大手筆希冀大旅遊。
農民對休閒農業自發式的投入,特別是工商資本的大批涌入,成為鄉村休閒旅遊彎道超車“上高速”的“助推劑”。目前,新余市擁有國家級休閒農業示范縣一個,國家級休閒農業示范點1個,省級休閒農業示范點8個。1000萬元以上投資規模的有19家,其中年營業收入500萬元以上的就有8家。投資計劃過億元的休閒農業企業有6個。凱光國際休閒園、美麗鄉村昌坊、美麗宜居示范村莊下保等,已成為該市休閒農業旅遊的熱點,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以往的休閒農業鄉村旅遊幾乎是“千村一面”地吃土味兒、摘水果等,如今已不純粹是吃吃喝喝了。新余市鄉村休閒旅遊獨辟蹊徑,呈現多樣化、多元化和特色化的發展趨勢,逐漸成為“吃農家飯、品農家菜、住農家院、觀農家景、幹農家活、娛農家樂、購農家品”的鄉村休閒與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綜合性旅遊產品。許多傳統的種植業也實現華麗轉身,逐漸向規模種植與農業休閒服務轉變。
休閒農業不僅使農村地區的旅遊資源得到充分開發和保護,也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同時促進了農村配套設施的完善。改善農村民生,縮小了城鄉公共事業發展差距。人們眼中“農土俗”的農村也漸漸變身為村容整潔、生活寬裕、配套設施完善的“白富美”。
據統計,到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有休閒旅遊農業園區及企業289家,農家樂295家。上半年接待遊客100多萬人次,全市休閒農業年營業總收入3.8億多元,帶動1.5萬多名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農民人均增收600余元,覆蓋生產基地達12萬畝。
為了集點成線,化“遊勇”為“整編”,打造成星級精品線路,真正實現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有機對接,新余市提出休閒農業集群式發展思路,致力推進“一帶、二區、三線”三大重點工程。
一帶:新余昌坊都市休閒農業走廊。著力打造新余昌坊都市休閒農業走廊,以現代農業科技園、蘭花博覽園、昌坊為重點,大力培育都市休閒農業、立體生態農業園、市民農園、農業科技示范園和農業休閒度假園區等休閒農業項目。
二區:一是環仙女湖休閒區。充分發揮本區域仙女湖資源,以農業休閒、漁作體驗、科普教育等功能為主,重點發展垂釣樂園、漁家樂等濱湖休閒體驗項目。二是蒙山生態農業風光區建設蒙山新余蜜桔生態農業風光,在沿線大力發展生態有機景觀農業、鄉村民宿、避暑養生、特色種養等休閒農業項目,形成規模集聚和品牌共建,最終成為新余頂級、全省一流,在旅遊市場上有強大影響的“贛西生態農業休閒黃金走廊”。
三線:根據各片區休閒農業資源基礎與交通區位條件,在全市重點打造三條休閒農業旅遊精品線路,注重產品特色差異互補,同時充分考慮組合周邊優質景區,以取得良好的市場推廣效應。一是昌坊都市農業觀光遊線。二是環仙女湖休閒度假遊線。三是百丈峰生態田園養生遊線。
羅坊鎮第二屆荷花藝術節剛剛完美落幕,凱光國際的燈光藝術節依然華麗綻放,而全市十佳最美鄉村旅遊點評選活動正如火如荼進行中。可以預見,隨著一大批休閒農業重大項目的實施推進和休閒農業的快速發展,一輪又一輪的休閒農業鄉村遊熱潮將在我市興起並將吸引四方遊客。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