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時期,格爾木市特色農牧業快速發展,枸杞產業實現產值3.6億元,在全省率先建成第一個“出口枸杞質量安全示范區”,出口量佔全省的78%,蔬菜產業新增生產能力3000噸,“格爾木蒙古羊”等三個產品通過農業部地理標志認定,“虹鱒魚”等21個產品通過農業部綠色、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格爾木蒙古羊”深加工基地建成,培育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個,各類農牧業專業合作組織176個,家庭農牧場25家,2015年完成農牧業總產值6.89億元,完成農牧業增加值4.23億元,較“十一五”末增幅達到145%和144%,年均增速28%。
2016年,格爾木市圍繞做精枸杞、蔬菜、牛羊肉、生豬等特色產業,適度發展花卉、奶牛、禽蛋、飼草料、漁業、特種養殖業、休閒農業等新型產業的總體要求:一是抓好農牧業生產。全市耕地農作物播種面積71835.2畝,其中糧油作物595畝,藜麥3622畝,蔬菜4148.2畝,水果、花卉、食用菌404.8畝,耕地枸杞種植面積達63015.7畝(枸杞種植面積達到79781.7畝),較上年增加1240.9畝。畜牧業生產狠抓接羔育幼和地方流行病防治,繁殖各類仔畜13.76萬頭(只),仔畜成活13.28萬頭(只),成活率為92.09%,牲畜存欄32.48萬頭(只)、出欄3.65萬頭(只)。集中免疫口蹄疫31.85萬頭(只)、小反芻獸疫9.93萬只,豬籃耳2.21萬頭,豬瘟2.21萬頭,高致病性禽流感7.13萬羽,雞新城疫7.29萬羽,犬驅蟲4492條。
二是推進枸杞標準化生產。爭取市級支農資金152萬元,實施《格爾木枸杞標準化生產補助項目》,建設枸杞標準化生產基地3萬畝,印發《格爾木枸杞標準化生產手冊》2500冊,通過開展枸杞病蟲害統防統治,提高土壤有機質,減少化肥使用,全面提升枸杞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及品質。同時,爭取省級資金316.4萬元,實施《格爾木市農機具購置補貼項目》、《格爾木市農產品初加工項目》,對枸杞田間管理和後期制幹進行政策性扶持,進一步增強枸杞產業發展後勁。
三是建設草地生態畜牧業試區。根據省、州統一安排部署,格爾木市啟動了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實驗區建設試點工作,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領導同志為組長,相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格爾木市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試驗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協調,研究制定了《格爾木市推進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和《格爾木市推進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實驗區建設試點方案》,選擇群眾基礎好、建設積極性高、生產要素整合排名靠前的烏圖美仁鄉那陵格勒和郭勒木德鎮阿拉爾2個生態畜牧業合作社作為試點。爭取省級資金406萬元,實施格爾木市退牧還草工程,在那陵格勒合作社新建圍欄10萬畝、移動式羊圈25個,阿拉爾合作社聯建畜棚;爭取資金62萬元,實施組織那陵格勒、阿拉爾合作社能力提升和大學生領辦項目。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