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北京房山區菱棗成大石窩農民“搖錢樹”

2016年09月01日 10:16 來源:京郊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這種菱棗,就要青紅相間的才最好吃!”日前,房山區大石窩鎮三岔村王洪坤採摘園內的菱棗剛一成熟,主人王洪坤就忙著接待起前來採摘的遊客。據悉,目前該鎮共有2000余農戶種植菱棗,面積達6000畝,年產量達75萬公斤。該鎮不僅注冊了“福臨菱棗”商標,還成立了合作社,為農戶提供苗木和技術指導。

  王洪坤家的房前屋後,是一片30畝的棗樹林,棗樹上挂滿了兩頭尖、中間鼓的菱棗。“這種棗的品種叫‘福臨菱棗’,是由僅存的幾棵百年菱棗樹做‘母本’,利用漫山遍野的野生酸棗樹嫁接而成的。”王洪坤說。2000年,大石窩鎮利用現有資源,由政府主導,帶動農戶種植菱棗,不僅為農戶進行技術指導,還給他們免費提供接穗、樹苗,逐漸發展成具有當地特色的菱棗產業。

  “這種棗樹抗旱,只靠下雨就能自然生長,基本不需要澆水,特別適宜在本地的環境種植。”王洪坤說,只需施肥、剪枝、除草、開甲環剝等簡單的人工管理,採取生物防治的手段防病蟲害,他和老伴兒兩個人就能打理得過來30畝棗林,很省事。如今,菱棗成了百姓增收致富的“搖錢樹”,他家棗樹的種植規模也從最初的200棵發展到2000棵。每到8月中下旬,前來採摘的遊客絡繹不絕,年收入可達15萬元。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